中國首套110千伏光電復合海纜實時運行綜合監測系統在福建平潭投運
發布時間:2012-9-20 5:37:55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4926 【字體:
大 中 小】
2012年9月14日,福建省電力公司組織研發的中國首套110千伏光電復合海纜實時運行體綜合監測系統——福建平潭110kV光電復合海纜實時運行綜合監測系統在順利通過評審,正式投運,從而實現了對平潭海底電纜的7×24小時立體化的監測。
評審會上,評審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課題組成員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測試報告、用戶報告和科技查新報告等,并全程觀看了項目研發的視頻資料。評審專家經過充分質詢、認真討論、全面評審后一致認為,“該項目應用技術先進,綜合性能突出,實用性強。研究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據悉,福建平潭110kV光電復合海底電纜是我國首條國產化110kV光電復合海底電纜,它橫穿平潭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壇海峽,是一條海上運輸主航道。該海域水深流急、海況復雜。為實時掌握海底電纜運行的健康狀況,保障跨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項目負責單位福建福州電業局和合作單位華北電力大學成立聯合課題組,于2010年7月開始籌備開展海底電纜實時運行綜合監測系統的研發工作。經過半年時間的調研,初步確定了系統的主體框架和技術方案。2011年,利用近一年時間進行了主要設備的試用和選型,軟件系統功能模塊設計及程序開發,并對系統中的主要技術難點進行了深入研究。2012年4月,在完成了系統軟硬件安裝、調試和操作人員現場培訓等一系列工作后,系統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該系統的研發主要利用平潭110千伏光電復合海底電纜的冗余備用光纖,研究構建基于布里淵光時域反射技術的分布式應變/溫度測量(BOTDR)的110kV光電復合海纜運行狀態監測系統,建立了海纜光纖長度與“經緯度-深度”三維信息數據庫,融合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信息和視頻監測系統聯動,實現對海纜故障隱患監測。此外,該系統通過開發與福建電力輸變電設備在線監測診斷中心系統(GPMS-OMDS)的接口,實現多系統組網、數據融合和與監控中心信息平臺的雙向數據傳輸及統一維護管理。試運行以來,效果顯著。
目前,該項目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多項專利,成果固化后,將為進一步在大陸電網和其它島嶼及島際間跨海電網、海上風力發電場、海上石油平臺輸電和國防等海底電纜、通信光纜監測領域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福建省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