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高郵市與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濟開發區將于高郵共建特色電池工業園
發布時間:2013-6-7 9:41:08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6936 【字體:
大 中 小】
從京滬高速高郵出口駛下,一塊偌大“滸墅關經濟開發區高郵工業園”廣告牌赫然在目。高郵開發區波司登大道北側、S237省道西側的電池產業園內,LED燈光閃爍,成了京滬高速南北大動脈上最耀眼的“能源海洋”——這樣的場景,不久將變成現實。今年4月,揚州高郵市與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濟開發區擬定了園區共建合作協議草案,在高郵共建江蘇唯一的特色電池工業園。
高郵電池工業園是全省首家獲得省環保廳批復的電池工業園,也是揚州批準設立的全市唯一一家電池工業園區,總占地面積2703畝,主要吸納鉛酸電池類的生產項目入園發展,最終將形成年產值200億元以上規模。目前,已有艾諾斯(江蘇)華達電源、江蘇海德森能源、江蘇愛力生蓄電池、江蘇華富電源等一批投資均在10億元以上項目進駐。
“從2006年省政府批準南北園區共建那一刻起,看著蘇南產業從蘇中飛過,轉移到蘇北宿遷、鹽城一帶,我們也羨慕過。”高郵經濟開發區招商局局長高明華說,南北園區共建依靠的是省里政策扶持,通過蘇南產業轉移帶動蘇北地區經濟發展,是省里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快蘇北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戰略舉措。“現在,高郵與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的合作,完全是希望通過‘借力發展’,追求真正的合作和共贏。”
“在產業方面,其實我們也在挑、在選。”高明華說,一必須是無污染的項目、二必須是外向度高的項目、三必須是產出比高的項目、四必須是有科技含量的項目,“我們希望引進一批蘇南的補鏈擴鏈項目、填補空白的項目,而不是扶貧性項目。”
高郵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詹東周告訴記者,同南北共建園區以地域命名、吸引當地項目和蘇南轉移性項目不同,滸墅關與高郵共建的“儲能園”是一座專業性園區,面對全球招商,開放度比較高。此外,“儲能園”是高郵經濟開發區與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的共建共享園區,高郵拿出了電池工業園這一“最稀缺資源”與之合作,希望通過蘇州開放型經濟引進更多層次高、技術領先、工藝領先的關聯項目。
“這些年,南北合作也讓我們明白,由于產業轉移缺少了一個梯度,蘇南較為先進的制造業到了蘇北,明顯缺少關聯產業和技術型勞動力的配套。”蘇州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負責人透露說,該開發區正在申報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35平方公里的園區面積已經開發殆盡,要想晉升“國家級”,必須將一批項目空間“騰”出來。隨著傳藝科技月產350萬片柔性線路板、100萬片絕緣導電材料等一批項目在高郵成功落戶,“滸墅關與高郵的合作,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蘇南人對國家產業政策的把控水平、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判斷、對先進產業的定位分析具有很高的前瞻性,有助于我們把‘儲能園’打造成全國知名儲能產業高地。”詹東周說,目前兩地已經完成了雙方互訪,擬定了園區共建合作協議草案,在雙方投資額度、地方稅收留成分配、招商引資等方面達成了一致,現在就等蘇州和揚州兩市領導決策層“雙認可”了!
有感于“不要扶貧式項目”
滸墅關與高郵共建特色“儲能園”,是揚州深入貫徹全省蘇中發展工作會議,踐行跨江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與發達地區融合發展,是一次高點定位、提振信心的過程。高郵人有一句話說得好,“我們不要扶貧式項目,希望引進一批蘇南的補鏈擴鏈項目、填補空白的項目。”高郵人通過理念創新、產業創新,打造全省唯一的特色電池產業園區,并用這一稀缺性資源,贏得了與蘇南攜手合作的底氣。
與發達地區融合發展,是一個借力登高、互惠共贏的過程。當前,蘇南發達地區面臨著產業轉移、騰籠換鳥、提升層次的任務。在共建“儲能園”的過程中,高郵人“先讓蘇南人得實惠”的胸襟令人欽佩,自己同時也借助先進地區的市場資源、資本運作和開放視野,躍上一個更高遠的平臺。
信息來源:www.bdsas.com.cn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