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5-7 5:01:28 作者:yztpdq 來源:本站 瀏覽量:7648 【字體:
大 中 小】
國家發改委近日正式印發《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規劃》,標志著我國第一個以現代化建設為主題的區域規劃正式頒布實施。《規劃》提出,蘇南地區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和鎮江五市,到2030年全面實現區域現代化,并達到主要發達國家水平。
在“蘇南規劃”中,國家首次提出了“建設寧鎮揚大都市區”這一說法,標志著推進了幾年的“寧鎮揚同城化”進入國家戰略。
■規劃■
寧鎮揚大都市區入“蘇南規劃”
承東啟西、輻射長江中西部
盡管是個“蘇南規劃”,但吸引揚州人注意的是該規劃提出“建設寧鎮揚大都市區”。《規劃》明確,蘇南要建設“寧鎮揚大都市區”和“蘇錫常都市圈”兩大重點“發展極”,加強與上海的全面互動對接。
據了解,規劃中“寧鎮揚大都市區”強調,要承東啟西、輻射長江中西部,發揮重要門戶作用。
其實,“寧鎮揚大都市區”一詞并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去年9月,省委就推進蘇南現代化建設及當前工作調研時表示,要做好寧鎮揚同城化的文章。省委認為,“寧鎮揚同城化是蘇南一體化的重中之重。美國、日本和歐洲在現代化進程中,都形成了以大都市區為核心的放射性的‘發展極’。寧鎮揚三市具有建成大都市區的條件,三市要研究如何互動。”
據媒體報道,去年9月,省委書記羅志軍在鎮江市就推進蘇南現代化建設進行調研時指出,“推進寧鎮揚三市同城化發展,全面提升寧鎮揚發展水平,是蘇南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整體發展、融合發展的應有內容,對于在江蘇和長三角西部形成綜合實力強勁、影響力較大的經濟中心,帶動江蘇南北共同發展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共同繁榮,有著重要意義。”
揚州市發改委經濟合作處處長陳芳回憶說,當時,正值國務院制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規劃》的緊要關頭,“寧鎮揚”、“大都市區”的提出表示當時對于“寧鎮揚”城市定位的想法已初步形成。
■目標■
“同城化”帶給揚州發展新動力
去年人均GDP揚州省內第六
2012年,江蘇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進入“上中等收入經濟體”的發展新階段。但是,這個階段是被經濟學家稱為前面存在一堵不易逾越的“高收入之墻”的攻堅階段。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葉克林表示,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從過去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到要躋身世界發達先進的國家民族之林,中國需要向世界逐步展示前進發展的方向。《規劃》的出臺,說明蘇南是中國最有可能率先實現現代化的地區。”
《規劃》引起廣泛關注,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提出了具體發展目標,到2020年,蘇南人均GDP要達到18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超過7萬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
以2012年江蘇省人均GDP為關鍵詞,記者查詢獲知,前五位正是上述蘇南五市:無錫,人均122399元;蘇州,人均115755元;南京,人均91383元;鎮江,人均90415元;常州,人均87717元。排名第六位的正是揚州,人均68321元。
以同城化發展為原則的“寧鎮揚大都市區”,將給揚州帶來增長新動力。
■暢想■
寧鎮揚大都市區將如何建設?
“同城化規劃”正等待省批復
由省發改委牽頭編制的“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規劃”目前已上報至省委、省政府,等待批復。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寧鎮揚”建設大都市區值得關注的最新動向。
“寧鎮揚大都市區”具體怎樣構建?“其總體定位、空間格局、發展目標,都需要‘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規劃’給予明確指導。”江蘇省委黨校應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范金說。
范金認為,“寧鎮揚大都市區”離不開下述三方面定位:長三角輻射中西部的國際門戶和現代產業中心;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大都市區;我國轉型、創新與合作發展的示范區。
范金說,實際上,與蘇錫常相比,不少專家學者更看好寧鎮揚板塊具有獨特的優勢,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江蘇從外向型經濟向創新性經濟的轉型,寧鎮揚地區所擁有的豐富科教創新資源,將超越蘇錫常地區成為江蘇最基礎和可靠的內生性增長條件。”
長期從事長三角、寧鎮揚地區經濟合作協調聯系工作,陳芳看來,寧鎮揚三城融合成為大都市區,老百姓最關注的有兩個標志:第一,三城市中心交通半小時通達;第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共建優質生活圈,實現三城公共服務同等待遇。
“比如,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南京的年輕人能否用當地公積金貸款,購買揚州的房屋。”陳芳舉例說,這其實就是三城公共服務需要進一步細化落實的措施。
去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到“積極推進寧鎮揚同城化建設”,今年寧鎮揚再次寫進報告,表述為“加快寧鎮揚同城化建設”。從“推進”到“加快”,表述的變化背后有何深意?當時省人大代表、儀征市長張震宇接受采訪時認為,“加快寧鎮揚同城化建設”則意味著寧鎮揚同城化進入到操作層面。
而現在進入國家戰略,這無疑是為實施寧鎮揚同城化加了一劑催化劑。
寧鎮揚大都市區如何建設?在大都市區建設中,揚州將迎來怎樣的機遇?隨著上述兩個“規劃”即將發布,這個懸念也將很快揭曉。
名詞解釋
大都市區
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及和這個核心有著密切社會經濟聯系的、具有一體化傾向的鄰接地域的組合。它是國際上進行城市統計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單元,是城鎮化發展到較高階段時產生的城市空間組織形式。
相關鏈接
蘇南五市具體發展定位
南京:發揮科教文化資源豐富、區域金融地位突出、海陸空港和信息港聯動發展的優勢,強化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重要門戶作用,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文化創意中心、航運物流中心和區域金融商務中心,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際軟件名城。
蘇州:發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科技創新資源集聚、體制機制完善的優勢和蘇州工業園先行先試的引領作用,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國際文化旅游勝地和創新創業宜居城市。
無錫:發揮實業基礎雄厚、文化底蘊深厚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意設計基地和區域交通樞紐、商貿中心、旅游勝地,成為現代濱水花園城市和智慧城市。
常州:發揮產業基礎較好、科教資源豐富的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智能制造裝備、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文化創意基地、休閑旅游目的地,成為智能裝備制造名城和智慧城市。
鎮江:發揮產業基礎較好、自然生態良好的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區域物流基地、技術研發基地、創意生活休閑中心,成為現代山水花園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揚州新聞網